罗红昌、王灵芝︱“酒”的本源文化功能研究
摘 要:酒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酒渗透进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众多的酒文化现象背后起支配作用的是酒的本源文化功能。通过对酒之命名、酒器符号在汉字构形中的作用以及传世文献记载的酒的文化功能的研究,认为酒的本源文化功能是向神感恩致敬,并进而引申为人神或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关键词:白酒; 文化; 本源文化; 功能
【作者简介】罗红昌,博士,现为宜宾学院教授,中国酒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致力于传统文化研究。
【编辑说明】本文原刊于《酿酒科技》2014年第7期。本次编辑完全保留原文作者署名、文章标题及内容,注释从略,引用时请以原刊为准。
“酒”对于中华文化圈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从日常生活的宴请宾客到神圣严肃的祭祀崇拜皆有其存在。这一点与西方世界的“酒”的功能迥异。在有中国人的地方,“酒”何以如此重要,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在追问“酒”的本源文化功能是什么?本研究将从酒之命名、酒器符号在汉字构形中的作用以及传世文献记载的酒的文化功能三方面来回答这一问题。
1 酒之命名
1.1 命名的哲学内涵
一般的理解是,名字只是一种符号,用于区分、标记事物。 不过,语言哲学的研究表明,命名的背后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 弗雷格(Friedrich Frege)对于指称和意义的研究是开创性的,他有一个著名的例子:九大行星之一的金星(Venus)作为客观存在,有两个名字,即启明星和长庚星。尽管此二者指称的对象皆是同一物,但是不同的命名融入了命名者不同的主观意识, 前者启示了黎明的到来,而后者意味着黄昏的降临。与西方相比,中国文化更是强调命名:孔子强调 “必也正名乎”,《左传·桓公二年》有“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的说法,《荀子》里面也有专门论述名实的《正名篇》,汉代刘熙的《释名》则是探讨命名的重要语言学著作。此外,汉代儒家的经典《白虎通》基本上是通过命名来探讨儒家重要概念的内涵。
因此,通过对事物命名的追溯,可以探知其原初的义。
1.2 酒之命名分析
酒之命名的关键问题是,酒为什么被古人命名为 jiu(见表1)?该命名背后寄托了古人什么样的精神内涵?
《说文解字》有“酉”和“酒”二字。按照文字学家的分析,此二字为“古今字”,换句话说,“酒”字本来写作“酉”,后来因为“酉”用来专门表示十二地支的“酉”,因此加水旁写成“酒”。故刘心源在《奇觚室吉金文述·卷二》中下结论说:“酉,古文酒字,象酒器形”。
古代文献对“酉”和“酒”二字的解释主要是声训,即通过同音字来解释:《说文解字》;“酉,就也。八月黍成,可为酎酒”。《说文解字》:“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从水从酉,酉亦声。一曰造也,吉凶所造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律书》曰:酉者,万物之老也。……《释名》曰:酉者,秀也。秀者,物皆成也”。这些解释,从意义上讲尽管繁杂,但都指向一点,即“万物之老、成”:“就”“造”二字,今有“成就”“造就”二词还保留了古义,指庄稼成熟;“秀”本来指开花,也引申为庄稼成熟;“老”自然也是指庄稼老熟。根据这些解释可知,在古人的观念里面,酉、酒、就、造、秀、老这一组字读音相同或相近(如果再结果中的“八月黍成”时令为秋,则还可以把“秋”字补入这组字中),彼此之间构成相互解释的关系。
现代古音学的研究成果是支撑上述的语音关系的。表1展示的是王力、李方桂、郑张尚芳对该组字的古音构。可以看到,尽管3位学者的构拟有所不同,但是单从某一研究者学说来看,该组字的发音皆有很强的相似性:王力和郑张尚芳拟音的韵腹皆为u,而李方桂的皆为。而声母的发音也是如此,尽管有不同,但其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都很接近。
因此,酒之命名为tsiu或,蕴含的是庄稼成熟。古代庄稼成熟,必定以其酿酒并以此祭祀祈福,酒代表的是先民对于丰收的喜悦,即所谓“八月黍成,可为酎洒”。关于这一点,古代文献也有支撑材料,比如《诗经·丰年》:“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诗文中表述了周朝先民大获丰收之后,用粮食酿酒,以此祭奠祖先,向神祈福。
2 酒器符号在汉字构形中的作用
2.1 酒器符号
上文已经指出,酉为酒的初文。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指出:“酉字实象瓶尊之形,吉金及卜辞每多假以为酒字”。酉字所象的酒尊之形(见图1、图2),就是典型的酒器符号,除了用以表示“酒”之外,此符号还作为重要构件构成其他的与酒文化有关的汉字。王立杰的研究表明:“作为酒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酒器,就以‘物’的形式,承载并表征了深刻的文化寓意”。因此,分析此符号在汉字构形中的作用,可以更好地理解酒的文化涵义。
图1 酒器符号甲骨文形式
图2 酒器符号金文形式
2.2 尊
“尊”字的构形为两手恭敬捧着酒器符号上举(见图3),蕴含之义为对所奉献对象的尊敬。《说文解字》的解释突出了“尊”的酒器符号属性:“尊,酒器也。从酋,廾以奉之。《周礼》六尊:牺尊、象尊、著尊、壶尊、太尊、山尊,以待祭祀宾客之礼”。同时,《说文解字》也提到:“君,尊也”。既然“尊”用于“祭祀宾客之礼”,且国君为“尊”,则中国人意识中以酒为敬的涵意由来已久矣。
图3 尊的古字形
2.3 福
中国人对“福”的追求是强烈的,过年时多数家庭门上还要贴上倒着的“福”字即可见一斑。该字右边的“畐”并非今天多数人认为的“一口田”,而是酒器符号的变形,从其古代字形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见图4)按其古字形,“福”字由表示神祇的“示”字和酒器符号构成,有时候还要加上手形符号见图4之第3、5、7字形)。罗振玉《增订殷墟书契考释》:“福为奉尊之祭。致福乃致福酒。”又《说文解字今释》引该书:“从两手奉尊导于示前,或省廾,或并省示,即后世之福字。在商则为祭名”。因此,所谓“福”,就是以酒敬神并寻求神的保佑,而《说文解字》正是这样解释的:福,祐也。
图4 福的古字形
2.4 奠
《说文解字》:“奠,置祭也。从酋。酋,酒也。下其丌也。《礼》有奠祭者 ”[4]。根据《说文解字》和“奠”字的古字形(见图5),所谓“奠”就是把酒摆出来、放在干净的垫子上以祭祀祖先或神祇今天现代汉语还有“祭奠”一词。
尊、福、奠三字构形皆由酒器符号和相关的其形符构成,其中,酒器符号代表的酒蕴含的是尊敬,用以表达对宾客、神祇以及祖先的敬意。
图5 奠的古字形
3 传世文献记载的酒的文化功能
3.1 缩酒与秬鬯降神
传世文献所记载的酒的文化功能有很多,不过归纳起来集中为两点:祭祀、敬神和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下面分别截取典型事例说明之。
祭神,古代有所谓缩酒与秬鬯降神之事。《左传·僖公四年》记载了管仲责楚王的话:“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其中提到的“缩酒”,杨伯峻综合前贤研究,认为“缩酒者,……当祭神之时,束茅立之,以酒自上浇下,其糟则留在茅中,酒汁渐渐渗透下流,像神饮之也”。
至于秬鬯,则是古代用黑米和香草合起来酿成的酒,《说文解字》:“鬯,以秬釀鬱艸,芬芳攸服,以降神也”。这种酒很珍贵,因此古代有专门的官员来保管该酒,《周礼·鬯人》“鬯人,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徒八人。……鬯人掌共秬鬯而饰之”。《礼记·郊特牲》记载了鬯的用法:“诸侯为宾,灌用郁鬯”。又言:“周人尚臭,灌用鬯臭,郁合鬯,臭阴达于渊泉”。《礼记·表记》也记载:“天子亲耕,粢盛秬鬯以事上帝”。“灌”,也写作“祼”,也即所谓降神之祭,就是把鬯酒灌注在地上,渗入地深处,以使神祇享用之后出现。因此,秬鬯降神同缩酒还有类似之处,估计这就是中国人倒酒于地祭祀的滥觞的由来。
3.2 乡饮酒之礼
除了祭神,古代文献指出酒的另一大功能是协调人与人的关系,其中典型的就是“乡饮酒之礼”。《礼记·乡饮酒义》记载:“乡饮酒之义,主人拜迎宾于庠门之外,入三揖而后至阶,三让而后升,所以致尊让也。盥洗扬觯,所以致洁也。拜至,拜洗,拜受,拜送,拜既,所以致敬也”。《礼记·经解》则明确指出乡饮酒之礼的功能:“乡饮酒之礼,所以明长幼之序也。”中国人讲究和谐人伦礼仪,也就是“明长幼之序”,酒在其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4 结论
综上所述,酒之命名的背后是庄稼成熟,古人以谷物酿酒庆祝并感谢神祇或向神祈福。而汉字中酒器符号与其他形符的构形也证明了酒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并进一步为古代文献所支撑。“酒”的本源文化功能是向神感恩致敬,并进而引申为人神或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就是《左传·庄公二十二年》所讲的“酒以成礼”。由此,在讲求“礼之用,和为贵”的中华文化圈内,与酒有关的大多数现象,皆可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