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心首页 酒史园地 酒史研究 正文

酒史研究︱王文涛:中国古代酒与人相关的称谓

作者:王文涛时间:2021-03-17点击:[]次


王文涛︱中国古代酒与人相关的称谓


【作者简介】王文涛,现为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秦汉史、社会保障史、慈善史、区域史研究和中国古代史、信息化与史学研究教学工作。


注:本文原刊于孙家洲、马利清主编《酒史与酒文化研究》第1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07。本次编辑完全保留原文作者署名、文章标题及内容,注释从略,引用时请务必以原刊为准。



中国古代酒文化发达,有关“酒与人”称谓的内容十分丰富,相关研究多有涉及,但尚未有专题论述。笔者不揣鄙陋,写就此文,期能拾遗补缺。限于篇幅,所论仅限于以“酒”字为涉酒之人命名者;另外,人们出于爱酒之情,也给酒起了许多拟人化的名称。这些称谓,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和酒的密切关系与中国古代酒文化丰富而有趣的内容。

一 对管理酒政和酿酒者的称谓

酒在国计民生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历代政府对酒业的监督管理都十分重视。为了加强酒业管理,一般都设置专门机构或专人掌管。例如,周朝设立专门掌管饮酒之礼的机构,有酒正、酒人、浆人、郁人等职,有中士、下士、府吏、胥、徒、奄等级,共670余人。这些人各司其职,主要是掌管国家重大的国事活动和王室的饮酒。

下面只介绍其中以“酒”命名的官职。

酒正:《周礼》官名,属于天官,掌造酒及各类酒的管理,为祭祀活动和重大酒宴备酒,为酒官之长。《周礼·天官·酒正》:“(酒正)掌酒之政令,以式法授酒材。”(酒材,酿酒的材料,如米、曲糵等)后用以称谓朝廷的酒官。《后汉书·马融传》:“酒正案队,膳夫巡行。”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诗序:“厨人尝散热之馔,酒正行逃暑之饮。”

酒人:周代置,掌造酒。《周礼·天官·酒人》:“酒人掌为五齐三酒,祭祀则共奉之。”亦指好酒的人。《史记·刺客列传》:“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沈深好书。”裴驷《集解》引徐广曰:“饮酒之人。”清周亮工《立春后一日游汉叟过我次箑上韵》:“酒钱不易得,空负酒人名。”

酒士:汉代王莽时设置,每个郡设一酒士,以督察酒利。《后汉书·李业传》载:“王莽以业为酒士,病之不官。”注曰:“王莽时官酤酒,故置酒士也。”

酒官:执掌造酒及有关政令的官员。《周礼·天官·酒正》“酒正”汉郑玄注:“酒正,酒官之长。”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耒水》:“郡置酒官,酝于山下,名曰程酒。”《宋史·礼志一》:“宜诏酒官依法制齐、酒,分实之坛殿上下尊罍,有司毋设空器。”

酒务官:宋代设置,主要掌管酒的税收,管理椎酒之事《宋史·食货志》:正(按,当为“政”)和四年(1114年)诏:“酒务官二员者分两务,三员者复增其一,员虽多毋得过四务。”

酒丞酒吏酒库丞:均为国家常设酒官的名称,称呼各异,职责基本无大异。唐杜佑《通典·职官七》:“晋有酒丞一人,齐(南朝)食官局有酒吏,梁曰酒库丞。”《宋史·韩绛传》:“中人奉使至蜀,使酒吏主贸易,因附益以取悦,绛悉奏罢之。”

酒坊使内酒坊使酒坊副使:唐代设酒坊使,唐皮日休《新秋即事》诗之一:“酒坊使到常先见,鹤料符来每探支。”宋高承《事物纪原·东西使班·酒坊》:“唐有酒坊使,宋朝初加‘内’字,后去之。”金代又于太府监设酒坊,掌酿造御酒及专用诸色酒醋。酒坊使从八品,酒坊副使正九品。

酒匠:在官府作坊中酿酒的人。《旧唐书》卷四十四《职官三》:良酝署令,下辖“……酒匠十三人”。《宋史·食货志》:“诸州官酿所费谷麦,准常籴以给,不得用仓储、酒匠、役人当受粮者给钱。”《梦粱录》卷十《点检所酒库》:“点检所官酒库,各库有两监官,下有专吏、酒匠掌其役。”

酒大工:酿酒的人。《资治通鉴·唐代宗广德二年》“以刃刺酒翁”元胡三省注:“酒翁,酿酒者也。今人呼为酒大工。”

酒工:酿酒的工匠。《宋史·太祖本纪一》:建隆二年三月丙申,“内酒坊火,酒工死者三十余人。”宋陈均《九朝编年备要·太祖皇帝》:建隆二年三月,“内酒坊火,酒工乘火入三司盗官物,酒坊使左承规等坐弃市,诛酒工五十人。”

酒太公:造酒的工匠。《金瓶梅词话》第五十回:“看见炕上有两个带白毡帽子的酒太公,一个炕上睡下,那一个才脱裹脚。”

酒翁:酿酒的人。《新唐书·段秀实传》:“俄而晞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刺酒翁,坏酿器,秀实列卒取之,断首置槊上,植市门外。”《资治通鉴·唐代宗广德二年》引此事,胡三省注:“酒翁,酿酒者也。”

女酒:酿酒的女奴。《周礼·天官·冢宰》:“酒人,女酒三十人。注:女酒,女奴晓酒者。”妇女酿酒在中国酒文化历史上是很突出的,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始作酒者仪狄就是帝女。

二 对卖酒者的称谓

酒保:货酒者,酒店的伙计。《鹖冠子·天则》:“酒保先贵食者。”陆佃解:“酒保,货酒者也。”唐韩偓《欲明》诗:“岳僧互乞新诗去,酒保频征旧债来。”《水浒传》第二十九回:“一个当头的酒保过来,看着武松道:客人要打多少酒’”。

酒人保:即酒保。《史记·季布栾布列传》:“穷困,赁佣于齐,为酒人保。”裴驷集解引《汉书音义》:“酒家作保佣也。”参见“酒保”。

酒家保:即酒保。《汉书·栾布传》:“(栾布)穷困,卖庸于齐,为酒家保。”颜师古注:“谓庸作受顾也。为保,谓保可任使。”《后汉书·杜根传》:“因得逃窜,为宜城山中酒家保。”李贤注:“言为人佣力保任而使也。”宋周密《齐东野语·林外》:“(外)豫市虎皮钱箧数枚藏腰间,每出其一,命酒家保倾倒,使视其数,酬酒直即藏去。”元揭傒斯《徐州对酒和曾编修》:“自古英雄得志人,未遇犹为酒家保。”

酒家佣:即酒保。《后汉书·李燮传》:“成感其义,乃将燮乘江东下,入徐州界内,令变名姓为酒家佣。”清王维坤《寄慰干一落第》诗:“我辈都非食肉相,古人常作酒家佣。”清潘耒《烈士行赠赵义庵》:“江头不见酒家佣,瀚海羝羊何日乳。”

酒生:卖酒的人,酒店中的伙计。《水浒传》第十回:“话说当日林冲正闲走间,忽然背后人叫,回头看时,却认得是酒生儿李小二。”《醒世姻缘传》第八回:“走堂的过卖,提壶的酒生,站住了脚,在店后边听。”黄肃秋校注:“酒生,卖酒的堂倌。”

酒家:一,指酒店主人。《后汉书·李燮传》:“燮从受学,酒家异之,意非恒人,以女妻燮。”二,指酒保。酒店雇用的人。清洪异《长生殿·疑谶》:“滴溜溜一片青帘风外舞,怎得个燕市酒人来共沽![唤科]酒家有么?”本指酒肆,酒店。《史记·栾布季布列传》“赁佣于齐,为酒人保”,裴驷集解引《汉书音义》:“酒家作保佣也。”现在用作饭馆、旅馆的通称,如:金陵酒家、岭南酒家。

酒母:酒肆中卖酒的妇人。清吴绮《《秋水词)序》:“往余解组溪干,系船河曲,见当垆之酒母,瓮酿百花;有题壁之词人,墨成五采。”亦指酿酒的酒曲。明宋应星《天工开物·酒母》:“凡造酒母家,生黄未足,视候不勤,盥拭不洁,则疵药数丸,动辄败人石米。”

酒家胡:原指酒家当垆侍酒的胡姬。后亦泛指酒家侍者或卖酒妇女。汉辛延年《羽林郎》诗:“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宋黄庭坚《奉和文潜赠无咎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为韵》:“但见索酒郎,不见酒家胡。”明程嘉燧《青楼曲》之四:“碧盌银罂白玉壶,鹔鹴典付酒家胡。”亦省作“酒胡”。宋刘筠《大酺赋》:“复有徘优旃孟,滑稽淳于,诙谐方朔,调笑酒胡,纵横谑浪,突梯嗫嚅。”明王世贞《再过曹甥子念饮畅作》诗:“主人送客欲就枕,东家酒胡索酒钱。”

酒妇:卖酒的妇女。南唐张泌《妆楼记·盗写》:“女几,陈市上酒妇也。”

酒媪:卖酒的老妇。唐韩愈《顺宗实录四》:“其余悉以送酒媪,无留也。”清阎尔梅《歌风台》诗之一:“重过屠门颁铁券,亲呼酒媪赐金钱。”清钱谦益《后饮酒》诗之一:“酒媪为我言,君来苦不早。今年酒倍售,酒库已如扫。”

酒妪:酒家老妇。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正觉寺》:“沽酒老姬瓮注瓨,屠儿割肉与秤同。”唐皇甫松《大隐赋》:“遇茅狗之迎酒妪,逢木羊之随葛由。”

酒姥:酒家老妇人。宋孙觌《富阳道中》诗:“白帽炎州客,青裙酒姥家。”

量酒博士:酒店卖酒的人。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凡分茶酒肆卖下酒食品厨子,谓之量酒博士。”

三 对主持宴饮和侍酒者的称谓

酒吏:古代宴饮时主持酒政的人。《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尝入侍高后燕饮,高后令朱虚侯刘章为酒吏。”

酒史:古代宴饮时主持酒政的人。明冯时化《酒史·酒考》:“酒令,其来最远。《诗》曰:‘既立之监,或佐之史。’监,视也。史,督令者也……汉吕后宴群臣,令刘章为酒史,章请以军法行酒。”按,《汉书·城阳景王刘章传》作“酒吏”。

酒纠:亦作“酒糺”。昔人饮宴时,劝酒监酒令的人。唐无名氏《玉泉子》:“命酒糺来要下筹,且吃罚爵。”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苏叔党政和中至东都,见妓称‘录事’,太息语廉宣仲曰:‘今世一切变古,唐以来旧语尽废,此犹存唐旧为可喜。’前辈谓妓曰“酒纠’,盖谓录事也。”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畿辅·禁歌妓》:“惟藩镇军府例设酒糺以供宴享,名曰营妓。”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一日,酒纠宣觞政,约各言所畏,无理者罚,非所独畏者亦罚。”

酒监:语本《诗·小雅·宾之初筵》:“凡此饮酒,或醉或否。既立之监,或佐之史。”毛传:“立酒之监。”郑玄笺:“有醉者,有不醉者,则立使视之。”孔颖达疏:“立监是众所推举。”后以“酒监”指酒筵间众人推举监督饮酒的人。明程嘉燧《曲中听黄问琴歌分韵》之八:“十分飞盏任君衔,四座无声罢酒监。”

酒伶:旧时劝酒的歌妓。唐孟郊《晚雪吟》:“甘为酒伶摈,坐耻歌女娇。”

酒妓:旧时侍酒的艺妓。唐孟棨《本事诗·情感》:“郡有酒妓,善歌,色亦烂妙。”

酒佐:旧时劝酒的歌妓。元曹绍《安雅堂酒令·薛涛改令》:“高骈镇成都,薛涛为酒佐。”《剪灯馀话·田洙遇薛涛联句记》:“涛曰:‘相公尚使没量斗,穷酒佐三条椽有一条曲,又何足怪?’”清恽敬《纪言》:“有哗于从官舟者,乃一巴图鲁与都司饮,争酒佐。”

酒把持:酒肆中职司烫酒的人。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桥西录》:“铺中敛钱者为掌柜,烫酒者为酒把持。凡有沽者,斤数掌柜唱之,把持应之。”

四 对饮酒者的称谓

从古至今,社会各个阶层和各色人等都有饮酒、嗜酒者,他们地位修养不同,贫富有别,酒品各异。对他们的称谓有美誉也有讥称,反映了人们的爱憎之情和褒贬之义。其称谓大体可分为褒义、中性和贬义三类,归纳如下。

1.对饮酒者的褒义称谓

酒仙:嗜酒的仙人。多是对酷爱饮酒者的美称。唐白居易《对酒》诗之三:“赖有酒仙相暖热,松乔醉即到前头。”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石曼卿)饮酒过人,有刘潜者,亦志义之士也,常与曼卿为酒敌。闻京师沙行王氏新开酒楼,遂往造焉,对饮终日……至夕殊无酒色,相揖而去。明日都下喧传王氏酒楼有二酒仙来饮。”清丘逢甲《游罗浮》诗之八:“住世为酒人,出世为酒仙。”

酒中八仙:或称“饮中八仙”。指唐代酷好饮酒的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人。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饮中八仙》:“范传正撰《李白墓碑》云:时人以公及贺监、汝阳王、崔宗之、裴周南等八人为酒中八仙。按子美《饮中八仙歌》无周南名,盖传闻异词,《唐书·李白传》载酒八仙人姓名,与杜诗同。”参阅杜甫《饮中八仙歌》、《新唐书·文艺传中·李白》。

酒仙翁:唐代诗人李白酷喜饮酒,自号“酒仙翁”。唐李白《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序》:“酒仙翁李白辞。”宋孙奕《履斋示儿编·杂记·仙》:“李白自号“酒仙翁’。”

酒神:指酒量大的人。唐冯贽《云仙杂记·酒神》:“酒席之上,九吐而不减其量者为酒神。”

酒圣:谓豪饮的人。唐李白《月下独酌》诗:“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宋曾巩《招泽甫竹亭闲话》诗:“诗豪已分材难强,酒圣还谙量未宽。”宋黄庭坚《和舍弟中秋月》:“少年气与节物竞,诗豪酒圣难争锋。”后指清酒为“酒圣”。解说见后文。

酒龙:以豪饮著名的人。唐陆龟蒙《自遣》诗之八:“思量北海徐刘辈,枉向人间号酒龙。”清钱谦益《次韵答茅孝若见访》之三:“掉尾羞盐虎,垂头羡酒龙。”

酒虎诗龙:喻指嗜酒善饮、才高能诗的人。清丘逢甲《东山酒楼次柳汀韵》:“狂饮且共楼头醉,酒虎诗龙各自豪。”亦作“酒龙诗虎”。清丘逢甲《饮镇平都司署赏菊为题宋人所画报捷图》诗:“粤水闽山文武会,酒龙诗虎主宾才。”

酒星:本为古星名,也称酒旗星。汉孔融《与曹操论酒禁书》:“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人着旨酒之德。”借指善饮酒的人。唐裴说《怀素台歌》:“杜甫李白与怀素,文星酒星草书星。”也是旧时行酒令掷骰子游戏的术语。《容斋续笔·唐人酒令》引唐皇甫崧《醉乡日月》:“骰子聚于一处,谓之酒星。”

酒豪:酒量大、性情豪爽的人。《江南通志》卷三十二《舆地志》:“世传(李)怀仁酒豪。”《御定佩文斋书画谱》卷五十二:“姑苏道士李怀仁酒豪不羁。”清梁诗正、沈德潜等撰《西湖志纂》:元仇远《吴山观月图》诗:“李白酒豪高适笔,当时人物总风流。”

酒董:指精于鉴别酒味的人。清曹寅《南辕杂诗》之八:“娄江酒董别酸甜,上第青齐落二三。”酒董也是酒具的总称。清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二书》:“其内茅屋二间,一间坐客,一间作房,贮图书、史籍、笔、墨、砚瓦、酒董、茶具其中,为良朋好友、后生小子论文赋诗之所。”

2.对饮酒者的中性称谓

酒友:酒伴。唐白居易《醉吟先生传》:“安定皇甫朗之为酒友,每一相见,欣然忘归。”宋何薳《春渚纪闻·颜几圣索酒友诗》:“(颜几)久不得饮,密以一诗付狱吏送外间酒友。”

酒伴:酒友。唐孟浩然《寒夜张明府宅宴》诗:“列筵邀酒伴,刻烛限诗成。”明马中锡《简李汝弼侍御》:“日将三丈始起,科头未及理发,而酒伴已候门矣。”清曹寅《闻杜渔村述方逸巢近况即和膝斋诗奉柬》:“城南诸酒伴,无复醉冠钗。”

酒朋:酒伴。宋柳永《归去来》词:“凭仗如花女,持杯谢、酒朋诗侣。”

酒党:酒伴。清曹寅《松茨四兄远过西池用少陵可惜欢娱地都非少壮时十字为韵感今悲昔》之十:“酒党日已散,婚宦方乘时。”本指以酒食相结党。《后汉书·桓彬传》:“时中常侍曹节女壻冯方亦为郎,彬厉志操,与左丞刘歆、右丞杜希同好交善,未尝与方共酒食之会,方深怨之,遂章言彬等为酒党。”

酒民:好酒的人。清周亮工《霜月乞醉歌》:“长安何来百酒民,脱衣买醉未辞贫。”唐诗人皮日休以“酒民”为号,见《尚友录》。

酒客:好饮酒的人,亦指酒店或宴会中的客人。《汉书·游侠传·陈遵》:“先是黄门郎扬雄作《酒箴》以讽谏成帝,其文为酒客难法度士。”唐李白《寻鲁城北范居士见范置酒摘苍耳作》诗:“酒客爱秋蔬,山盘荐霜梨。”

酒魁:领头饮酒的人。《穆天子传》卷五“升坐于出尊”晋郭璞注:“坐之于尊边,使为酒魁,欲以尽欢酣也。”

酒敌:饮酒的对手。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有刘潜者,亦志义之士也,常与曼卿为酒敌。”

酒隐:谓因不得志而寄情于酒,亦指这样的人。宋陆游《野外剧饮示座中》诗“悲歌流涕遣谁听,酒隐人间已半生。”其《百岁》诗:“屠钓论交成酒隐,山林高卧得天游。”

3.对饮酒者的贬义称谓

酒肉朋友:常在一起吃喝的朋友,亦指只在吃喝上来往交际的朋友。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二折:“关云长是我酒肉朋友,我交他两只手送与你那荆州来。”明顾起元《客座赘语·谚语》:“柴米夫妻,酒肉朋友,盒儿亲戚。”

酒肉兄弟:犹言酒肉朋友。《何典》第二回:“这是前村催命鬼的酒肉兄弟,叫做破面鬼。”《快心编初集》第五回:“沈氏道:嘎!自古说:‘酒肉兄弟千个有,急难之中一个无。’”

酒色之徒:沉迷于吃喝与女色中的人。《水浒传》第七十三回:“我当初敬你是个不贪色欲的好汉,你原正是酒色之徒。”《红楼梦》第二回:“那政老爷便不喜欢,说将来不过酒色之徒,因此不甚爱惜。”

酒狂:指纵酒使气的人。《汉书·盖宽饶传》:“无多酌我,我乃酒狂。”宋王安石《三月十日韩子华招饮归城》诗:“酒狂有持梧桐板,暴谑一似《渔阳挝》。”《红楼梦》第三十八回:“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亦谓纵酒使气。唐白居易《闲出觅春戏赠诸郎官》诗:“迎春日日添诗思,送老时时放酒狂。”

酒贼:《晋书·毕卓传》:“太兴末,为吏部郎,常饮酒废职。比舍郎酿熟,卓因醉夜至其瓮间盗饮之,为掌酒者所缚,明旦视之,乃毕吏部也,遽释其缚。”后遂用以为嗜酒之典。周斌《和剑华醉歌行》:“又不见鼾眠炉侧毕吏部,酒贼之名亦千古。”

酒颠:谓酒后态度狂放,亦指酒后态度狂放的人。唐刘禹锡《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诗:“心知洛下闲才子,不作诗魔即酒颠。”《朱子语类》卷一一九:“长孺、叔权皆是为酒所使,一个善底只是发酒慈,那一个便酒颠。”清陈维松《采桑子·题潘晓庵斗酒百篇小像》词:“庭户萧然,道是诗颠并酒颠。”

酒鬼:詈词,指贪酒无度的人。元杨维桢《龙眠居士画扪虱图》诗:“金榼堕地非酒鬼,巾箱以驴行万里。”《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平昔别无所好,偏爱的是杯中之物,若一见了酒,连性命也不相顾,人都叫他蔡酒鬼。”

酒浸头:詈词,犹酒鬼,指贪杯的人。元杨文奎《儿女团圆》楔子:“见你每朝逐日,伴着那火狂朋恠友,饮酒作乐,因此上分另了这家私,常在背后骂你做酒浸头哩。”

酒徒:嗜酒的人。《韩非子·诡使》:“今死士之孤饥饿乞于道,而优笑酒徒之属乘车衣丝。”唐韦应物《酒肆行》:“长安酒徒空扰扰,路傍过去那得知。”清龚諴《二月望日西涧佥宪招饮》诗:“酒徒嗜酒惭户小,饮未三升迷白皂。”

酒游花:对嗜酒文人的戏称。元马致远《青衫泪》第四折:“俺只道他是个诗措大,酒游花,却元来也会治国平天下。”

酒头:好酒糊涂,被欺而不自知的人。《水浒传》第一〇四回:“那赢的,意气扬扬,东摆西摇,南闯北踅的寻酒头儿再做。身边便袋里、搭膊里、衣袖里,都是银钱。”清翟灏《通俗编·品目》:“今游闲子挟财逐匪队,屡被欺脱,不自知者,俗谓之酒头,又因糟而变也。”亦作“酒糟头”。元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一折:“可知我这个酒糟头,不识你这拖刀计。”清蒋士铨《临川梦·续梦》:“那壁厢坐着个酒糟头,醒耳听驴叫。”《豆棚闲话·党都司死枭生首》:“团练一见朱伯甫,果然是个酒糟头。”

酒魔头:贪酒的人。元无名氏《黄花峪》第四折:“打你个软的欺硬的怕蜡枪头,你是个无道理无仁义酒魔头。”

酒囊:本指盛酒的袋子。汉王充《论衡·别通》:“今则不然,饱食快饮,虑深求卧,腹为饭坑,肠为酒囊,是则物也。”比喻无能的人。明吴炳《西园记·冥拒》:“则我那酒囊还胜却诗囊润,饭肠更赛过文肠敏。”

酒囊饭袋:讥讽无能的人,只会吃喝,不会做事。《类说》卷二二引宋陶岳《荆湖近事》:“马氏奢僭,诸院王子仆从烜赫,文武之道,未尝留意。时谓之酒囊饭袋。”明吴炳《西园记·冥拒》:“这酒囊饭袋,真是草包哩!”亦作“酒囊饭包”。清李渔《意中缘·卷帘》:“念区区酒囊饭包,又谁知生来命高,没生涯,终朝醉饱,都倚着那妖娆。”

酒瓮饭囊:犹言酒囊饭袋。晋葛洪《抱朴子·弹祢》:“荀彧犹强可与语,过此以往,皆木梗泥偶,似人而无人气,皆酒瓮饭囊耳。”宋陆游《解嘲》诗:“酒瓮饭囊君勿诮,也胜满腹贮闲愁。”

五 对酒的拟人化称谓

几千年来,酒一直是人们喜爱的饮品,在豪饮与细品中,人们为酒起了很多十分有趣的别名雅号,拟人称谓是其中之一种。所谓拟人称谓,就是把酒比作人,冠以姓名,使酒亦有人品、官职和等级,从中折射出人性对中华酒文化的投影。

1.冠之以姓,命以人名,以人名代称酒

酒,本来是一种物质的东西,没有什么姓氏可言,由于人们对酒的酷爱,把人的特征赋予酒,使酒也有了姓。

曲秀才曲生曲氏:有人根据酒材料以曲为主这一特征,给酒冠以 “曲”这个姓,称佳酒为“曲秀才”、“曲生”、“曲氏”。郑气《开天传信记》载:唐代道士叶法善,居玄真观。有朝客十余人来访,解带淹留,满座思酒。突有一少年傲睨直入,自称曲秀才,抗声谈论,一座皆惊。良久暂起,如风放置。法善以为妖魅,俟曲生复至,密以小剑击之,随手坠于阶下,化为瓶榼,美酒盈瓶。坐客大笑饮之,其味甚佳。后来就以“曲生”或“曲秀才”作为酒的别称。苏轼诗云:“欲从元放觅柱杖,忽有曲生来座隅。”

曲道士曲居士:这是对酒的戏称。宋陆游《初夏幽居》诗云:“瓶竭重招曲道士,床空新聘竹夫人。”黄庭坚《杂诗》之五云:“万事尽还曲居士,百年常在大槐宫。”

以知名度高的造酒者、饮酒者乃至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等的名号为酒命名,这是名人文化与酒文化结缘的特殊文化现象,如太白酒、济公酒、杜康酒、张弓酒、卧龙酒、应星酒、六一居士酒、梦龙春、文君酒等。有的以姓氏命名,如孔府家酒、孔府宴酒;有的以饮酒者命名,如刘伶醉酒、贵妃醉酒、昭君酒、陶潜酒等。

杜康是酿造酒的名人,被曹操用来作为酒的代称。曹操《短歌行》云: “何以忘忧,唯有杜康。”这一佳句流传千古,只要提起杜康,人们就知道说的是酒。‘杜康”已成为酒的代称。

2.呼酒为友,饮酒以兵

玉友红友:古时嗜酒者,常常呼酒为玉友、红友。宋著名将领辛弃疾有词云:“呼玉友,荐溪毛,殷勤野老苦相邀。”似乎酒是他的老朋友一喊即到。红友,一般特指薄酒。罗大经在《鹤林玉露》卷八中写道:“常州宜兴县黄土村,东坡南迁北归,尝与单秀才步田至其地,地主携酒来饷,曰:‘此红友也。’”古人认为:“酒以戏为恶,白为美,酒红则浊,白则清,故称薄酒为红友。”明代王世贞《三月三日屋后与小儿小酌红酒》诗:“偶然儿子致红友,聊为桃花飞白波。”清朱彝尊《迈陂·答沈融谷即送其游皖口》词:“留君且住,唤红友传杯,青媛剪烛,伴我夜深语。”

酒兵:因酒能解愁,就像兵能克敌一样而得名。唐代李延寿《南史·陈庆之传》附《陈瑄与兄子秀书》云:“故江谘议有言:‘酒犹兵也。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备;酒可千日而不饮,不可一饮而不醉。’”唐张彦谦《无题》诗之八亦云:“忆别悠悠岁月长,酒兵无计敌愁肠。”

3.以人品喻酒品

人讲人品,酒有酒品。人品分为圣、贤、愚、君子、中庸、小人等;酒品与人品对应,也分为圣、贤、愚、君子、中庸、小人等档次。汉代邹阳在《酒赋》中说:“清者为酒,浊者为醴;清者圣明,浊者顽呆。”唐代皇甫嵩在《醉乡日月》中说:“凡酒以色清味重而酣者为圣,色浊如金而味醇且苦者为贤,色黑而酸醨者为愚。”这一区分常为后人所引用。

清圣浊贤:据《三国志·魏书·徐邈传》载:尚书郎徐邈在曹操严令禁酒时,唱得酩酊大醉。官员赵达与他谈公事时,他却讲“中了圣人”,即被圣人(酒)所困。曹操闻报,异常愤怒。度辽将军鲜于辅为徐邈讲情说:“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徐邈因此免于问罪。曹操之子曹丕继位后曾问徐邈:“颇复中圣人不?”徐邈答道:……时复中之。”《太平御览》引《魏略》载:“太祖(曹操)时禁酒而人窃饮之,故难言酒,以白酒为贤人,清酒为圣人。”太守徐君猷、通守孟亨之皆不饮酒,苏东坡以诗戏之云:“孟嘉嗜酒桓温笑,徐邈狂言孟德疑。公独未知其趣尔,臣今时复一中之。”(《东坡全集》卷十二)

嗜酒称“乐圣”。唐李适《罢相作》诗:“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这里的“乐圣”,就是喜欢圣人,即爱酒之意。杜甫《饮中八仙歌》:“衔杯乐圣称避贤。”“贤”是浊酒的别名,又称“浊贤”。宋陆游《溯溪》诗:“闲携清圣浊贤酒,重试朝南暮北风。”柳宗元《从崔中丞过卢少府郊居》诗:“莳药闲庭延国老,开樽虚室值贤人。”陆游《对酒》诗:“气衰成小户,酪浊号贤人。”贝琼《次韵铁崖先生醉歌》:“先生爱酒称酒仙,清者为圣浊为贤。”因酒号为“圣贤”,所以装酒的杯子也称为“圣贤杯”,辛弃疾有词:“重重香肺腑,偏滞圣贤杯。”

酒圣:不仅用来称呼饮酒者,亦指清酒。宋陆游《幽居》诗:“衰极睡魔殊有力,愁多酒圣欲无功。”宋梁栋《赠嘉兴徐同年》诗:“万事不醒中酒圣,一贫无奈讼钱神。”

酒还有君子中庸小人等别名。唐皇甫嵩《醉乡日月》称:“家醪糯觞醉人者为君子,家醪黍觞醉人者为中庸,巷醪麦觞醉人者为小人。”(宋王楙《野客丛书》卷十五)

由于酒已拟人化,酒品与人品相对应后,人们也以人的优良品德为酒取名,如亲贤、清风、嘉义、忠臣堂、岁寒堂等酒,把中华民族几千年道德风尚的积淀反映到酒文化之中。

4.授酒拟人官职

除了以人品来比拟、区分酒质量的好坏之外,有时还以官职的大小尊卑来加以界定。给酒封官职,使酒进一步拟人化,增加了酒名的趣味。

青州从事”与“平原督邮”,或简称“从事督邮”:南朝宋人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桓公(温)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之所以如此比喻,是因为“青州有齐郡,饮好酒,直至脐下。平原有鬲县,饮恶酒,停于胸鬲之上。”(明彭大翼《山堂肆考·饮食·酒》)再者,从事是美差,职位高;督邮职位低,待遇差。所以人们就把好酒称为“青州从事”,差酒比作“平原督邮”。苏东坡曾在诗中以“青州从事”喻美酒。《真一酒》诗:“人间真一东坡老,与作青州从事名。”《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诗:“岂意青州六从事,化为乌有一先生。”

顾建康令”也是酒的美称。《梁书·顾宪之传》云:“(顾宪之)元徽中,为建康令。……性又清俭,强力为政,甚得民和,故京师饮酒者得醇旨,辄号为‘顾建康’,言醑清且美焉。”这里用建康令顾宪之的政德之美比喻酒之醇美。后人遂把“顾建康令”或“顾建康”作为美酒的代名词。

天禄大夫”:古时候,为官者向朝廷领薪水叫俸禄,而酒是天子赐予臣民的特殊礼物,叫“天禄”。所谓天禄,就是上天通过天子给臣民的美好赏赐,因而酒有“天禄”、“美禄”的别名。《汉书·食货志》称:“酒者,天之美禄。”元陶宗仪《说郛》卷一百二十下载:隋末王世充僭号,对群臣说:“朕万机繁壅,所以辅朕和气者,惟酒劝耳,宜封‘天禄大夫’,永赖醇德。”酒由此就成为士大夫的一员了。

酒不仅有文职官衔,还有武职官衔,如“洞天圣酒将军”。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六引《酒中玄》云:“虢国夫人就屋梁上悬鹿肠于半空,筵宴则使人从屋上注酒于肠中,结其端,欲饮则解开,注于杯中,号洞天圣酒将军。”虢国夫人是杨贵妃的姐姐,深得唐明皇宠爱,生活奢侈。大摆酒筵时,她派人在屋梁上悬挂鹿肠,从鹿肠上端灌入美酒,下端打结。席间要饮酒时,就把下端的结打开,酒就慢慢流入杯中。遂封此酒为“洞天圣酒将军”。








地址:四川省宜宾市五粮液大道东段酒圣路8号      邮编:644000

Copyright© 2017 宜宾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